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>新闻中心>对外交流

“西藏种质资源库”项目进展

时间:2013年04月03日 来源:文君 作者:文君

背景色:

 

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,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石。西藏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,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特殊,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点区域。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影响,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,濒危物种的数量逐渐增多,因此,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讲,开展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。

“西藏种质资源库”项目(以下简称种质库)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“十二五”时期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项目,中央预算内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,它的建成将对西藏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。

根据自治区发改委《“十二五”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》—工作任务分解的安排,种质库项目2011-2012年需完成规划选址、用地预审、环境影响评价、节能评估等前置条件的审批;201310月完成可研审批并开工建设,落实投资1000万元;2014-2015年落实投资4000万元;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。

该项目自2011年底正式启动后,科技厅即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筹备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,决定将自治区党校北侧原科技厅仓库划拨为“西藏种质资源库”项目建设用地,开始着手相关手续的办理、可研报告的编制等工作,并根据种质库项目的特点和功能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确定了西藏种质库将围绕“三大功能,五项任务”开展相关筹备工作,“三大功能”即种质保存、实验研究和培训交流,“五项任务”即植物种子保存、植物离体保存、动物种质保存、微生物种质保存和DNA保存、相关培训与服务。经过无数次的奔波,项目工作组终于办理了种质库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手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基本完成。但由于拉萨市城市规划有变动(拉萨市北环线的修建),原计划的建设用地不能用于种质库项目建设,原来所做的一切工作也只有重新开始。

目前科技厅正与有关部门协调,争取尽快解决该项目建设用地问题。待项目建设用地确定后,项目组将协同相关部门重新完成规划选址、用地预审、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等前置条件的审批工作,力争在201310月前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并开工建设。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高原生物研究所为项目具体实施和依托单位,将按照种质资源保存的要求,一方面着手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,另一方面着手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,确保种质库建成后能正常投入使用。

无障碍

关怀版

政务微信

政务微博

政务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