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关区俄杰塘社区
巧用“加减乘除” 深化基层治理
本报拉萨讯(记者 刘琳琳)近年来,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俄杰塘社区聚焦基层治理难点,以“加、减、乘、除”工作法为抓手,在资源整合、规模调整、效能提升、事项规范等方面精准施策,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聚能增效之路。
在资源统筹上做“加法”,社区将作风建设摆在首位,深入落实嘎玛贡桑街道履职清单。创新推行“社区+网格+志愿+社会慈善资源”“四社联动”治理模式,系统梳理需求、资源、项目“三张清单”,持续投入资金建成残疾儿童康复中心、托幼中心等多个社区治理重点项目,有效补齐城市社区发展短板。同时,将社区科学划分为8个网格,包括3个专属网格和5个综合网格,在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4至5名网格员,以党建引领推进“网格+志愿服务”,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,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针对社区治理空间结构与服务承载能力不匹配问题,社区在规模调整上做“减法”。以“东城新安居苑”为例,该小区一度存在管理混乱、环境脏乱差等问题。为根除“顽疾”,社区在该小区推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,建立了每日值班制度。同时,对小区环境进行升级改造,将老旧垃圾箱改造成标准化生活垃圾投放处,把闲置花园打造成集篮球场、休闲亭、广场舞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,还设立“吾事吾说”议事角、“睦邻帮帮屋”便民服务点。如今,小区面貌焕然一新,在提升小区生活品质的同时,切实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归属感。
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,社区做“乘法”。依托“基层减负通”平台,构建“网格收集、社区研判、平台上报”三步工作流程,明确主责清单。创新逆向评价派单交办落实机制,赋予社区话语权,形成发现问题、交办问题、处置问题、评议问题的工作闭环,使办事效率提升近 50%。
在规范事项上做“除法”,社区严格对照“履职清单事项”,厘清与街道、区级部门的权责边界。开展违规事项清理专项行动,仅保留社区党组织、居民委员会、居务监督委员会3块必要标牌,清理冗余标牌20余块。同时,整合重复工作事项,规范线上工作交流,建立长效机制,为社区减负提供坚实制度保障。
俄杰塘社区巧用“加减乘除”,推动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,其创新经验与做法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范本,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